近日,《农民日报》刊发《上海市崇明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赋能 绿色发展》,深入报道崇明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引领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情况。近年来,崇明对标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紧紧围绕“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核心方向,加快打造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园区,2023年通过农业农村部认定,持续引领农业高标准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一起来看报道。

 

长江门户、东海瀛洲,白头鹤、黑嘴鸥、黑脸琵鹭等珍稀濒危鸟类成为崇明岛上的“常客”,这里占全球种群数量1%以上的水鸟物种数已增加至12种。

 

0.jpg

 

山更青水更绿,是上海市崇明区多年来持续加强水土林气等领域生态治理的丰硕成果,也是崇明区坚守生态循环理念,持续壮大“绿色新农业”的显著成效。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依托,崇明区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持续深化农业科技创新合作,建立绿色农资供应体系,推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让全覆盖推广的绿色生产技术模式成为涌动在农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

 

“控源是推动绿色发展,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关键”。崇明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管帮超说,为在源头上持续强化农业投入品管控,崇明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首先实施了绿色农资实名制供应、一站式服务、全过程溯源、全域化管理。其次,全面推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并示范推广一膜多用、行间覆盖等技术,推动地膜产生源头减量,全区化肥和农药使用较2020年分别减量4.5%5%。目前,产业园已引进植科优谷生物技术公司、康码高产生物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行业领先的RNA生物农药、人工合成蛋白质新型有机水溶肥等研发和商业化试点,促进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制造与生物技术深度融合,从而实现在农业增产提质的同时保育土壤、保护水质的目标。

 

“控源”筑基,创新为要,产业园大力引导鼓励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持续进行技术改进和模式创新,不断拓宽农业绿色循环发展道路。近两年,园区通过6个专业化服务主体,8个规模养殖场和50个规模种植户先行试点,探索出相对成熟的纯沼液肥、“沼液肥+无机肥”搭配施用的还田模式,推动辖区内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100%,为崇明区生态岛构建起绿色防线。

 

崇明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农业科工作人员刘洋介绍,“沼液还田看似简单,但做到科学施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沼液首先要符合水稻、蔬菜、水果等不同品类的作物要求,还要把握好施用时间点、用量、浓度等。我们通过科技示范,形成液体粪肥质量检测、效果检测、施肥调查、技术培训等服务闭环,畜禽粪污有效利用取得实质性进展。”

 

同时,产业园逐步建立起农作物秸秆一体化工作链,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分镇推进、分类实施”的利用模式,推进了秸秆燃料化、肥料化、基料化、饲料化利用,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产业格局。

 

位于产业园内的上海慧聪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一方面利用水稻秸秆作为食用菌栽培基质,种植大球盖菇和羊肚菌,不仅解决了秸秆回收再利用问题,收获食用菌后残留的菇脚和菇渣又还田改善土壤。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将稻草秸秆制成的裹包饲料,喂养崇明白山羊,羊粪成为有机肥料还田,提高了土壤肥力,降低了化学肥料使用量。

 

“在‘稻—田—菇—羊’生态循环模式建立的背后,其实有多项科技支撑。”慧聪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吉说,“比如羊肚菌对温度很敏感,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菌丝生长。为此,我们联合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专家,采用系统选育、杂交等方法,开展了羊肚菌良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了羊肚菌的产量和抗高温、抗病虫害能力。”

 

2.jpg

 

在崇明区陈家镇,上海市首个渔光互补示范工程光伏发电项目利用田埂架设光伏板,下面留足水产作业空间,养殖喜阴的崇明清水蟹、南美白对虾、鲈鱼等水产品。2023年,项目水产养殖产值突破1800万元,亩产值达1.9万元,同时实现年发电量1.4亿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4.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4万吨。”项目负责人朱振华说。

 

当前,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下,崇明区产业园不断集聚种源研究、生物农业、高端装备、大数据等相关领域企业,持续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正在为引领绿色低碳循环农业发展,筑牢长江门户生态屏障迈出新步伐。

 

了解更多信息或者需要咨询的小伙伴可以联系小编哦

咨询热线:186-2171-2919